20世紀中,瑞士BuHLER公司開始設計面粉廠氣力輸送。1995 年我國從國外引進氣力輸送來輸送大麥、玉米等,1958年浙江金華面粉廠建成我國第一套面粉加工過程氣力輸送系統,隨后在全國推廣應用。由于氣力輸送在完成物料輸送的同時,對糧食加工工藝十分有益,口提高產量,減少糧食霉變生蟲,改善車間衛生環境,節約維修費用,保障安全生產等,現在全大多數面粉廠、碾米廠、雜糧加工廠都采用了氣力輸送,并且逐步擴大到榨油廠、飼料廠等。在庫、廠、站之間的聯系,面粉、麩皮、麩糠、油餅等成品和副產品的發放等也逐漸采用了氣力輸送。
氣力輸送在糧食行業的應用主要是兩個部分:除了前述的港口碼頭氣力吸糧機外,另外就是糧食加工廠內的氣力輸送。它包括面粉廠、碾米廠、榨油廠、飼料廠、酒廠、面粉裝運的散裝車及庫場站流通環節的氣力輸送。
糧食行業氣力輸送形式有負壓輸送和正壓輸送兩種。在面粉廠的制粉車間,由于被輸送物料需要降溫冷卻,除塵吸濕,因此廣泛采用氣力吸送形式。對于生產專用粉的面粉廠,面粉在配粉過程中的輸送及散裝發運過程多采用氣力壓送形式,這主要是考慮到輸送的靈活性和長距離、高濃度、小風量的緣故。
制粉車間的負壓輸送是由多根垂直管道組成。離心式風機作為氣源的中央風網,可以同時輸送多種物料,每根管子的垂直高度不超過30m,料氣混合比為3左右,風機的風壓一般不超過10kPa。
配粉車間的正壓輸送,由三葉羅茨風機連接一根管道的單管輸送系統,在同一時間里只能輸送一種物料,也可以做到一點進料,多點卸料。 正壓輸送的距離一般在30~80m,料氣 混合比為10~40,風機的風壓為30~100kPa。
圖1所示是一個現代化的面粉廠使用氣力輸送的實例。從小麥進庫經過清理、制粉、配粉、成品打包、副產品及成品發運整個過程全全在一個封閉的廠房內完成。在整個面粉廠中,氣力輸送主要用于面粉的散裝發送和貯存,配配粉過程及清理車間中小麥的輸送。

圖2所示為復合式氣力壓送系統。利用同一氣源,通過管道和閥的靈活組合達到一只機多用。既可用來完成面粉的進倉,又可以來完完成面粉的復篩檢查和倒倉作業。該系統可以節約設備的投資,減少能耗,也充分發揮了氣九輸送布置的靈活性和優越性。這種布置具有一定的先進性,技術要求較高,在操作管理上必必須配置一套自動控制系統。
